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不管是父母,还是祖辈,所有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隔代教育的存在是目前的一种教育现状,当然也有它的利弊所在,那我们如何正视和有效进行隔代教育,扬长避短,把它变成一种有效且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呢?        
          文峰慈善,为你支招!        

             2018 年 11 月24日下午,扬州文峰慈善基金会有幸请到了文峰慈善心灵关怀中心专家团成员吴承红教授带领主题为“隔代不隔心”的隔代教育心理沙龙。           
             来自上海、扬州市区、仪征义工联的 30多位朋友参加了本次沙龙。扬州文峰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仁观法师,仪征义工联负责人戴成红女士出席了本次活动。           
                     文峰慈善心理沙龙           

               这里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只有吴教授与大家促膝畅谈间豁然开朗的惊喜。吴教授分别从中国文化之下的隔代教育理念、隔代教育之归因、寻求一种比较好的隔代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隔代教育的问题。           
              什么是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指非亲代担负起主要责任的教育,而是由非诞出者施行的教育。          
            隔代教育打上的是中国文化的烙印:中国文化重视的是大一统,家庭有福的表现是几代同堂,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别。          

                   隔代教育之原因:               
             1.一代独生子女家长的爱子之心。           
             2.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别人都帮子女带孩子,我不能不带。           
             3.期望得到回报。我帮子女带孩子,将来也希望子女能好好照顾自己。           

                  作为长辈,如何寻求一种比较好的隔代教育模式?               
             1.一代管一代的教育观。           
             2.不要全部包办,贯彻“有限”责任原则。升米恩,斗米仇。           
             3.尽量不要生活在同一物理空间内。倡导长辈与子女住处有“一碗汤”的距离。           
             4.正确看待代际之间不同的教育理念。           
             5.善待自己,愉悦身心。           

              讲座结束,吴承红教授带领大家围坐一圈,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隔代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就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达成了一些共识:          
             1.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统一。         
           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         
           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2.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3.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4.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5.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6.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            

无论是父辈、祖辈,隔代只要不隔心,掌握好了一些爱的小技巧,我们只需静待花开,收获孩子成长的幸福!文峰慈善心灵关怀中心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心理沙龙活动,敬请期待……